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10月15日至18日,全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交流会在拉萨举行。来自全区各地市教育局、大中小学及相关单位的50 余名代表齐聚拉萨,聚焦“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共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大计。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达瓦卓玛,西藏藏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鞠明兵出席会议并讲话,西藏藏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边巴仓决出席会议,西藏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吴海东主持会议。

达瓦卓玛在讲话中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工程,必须以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她指出,当前全区思政课建设仍存在学段衔接不畅、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需打破校际与学段壁垒,建立“高校引领、地市统筹、学校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要聚焦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规律,构建 “基础启蒙—知识深化—价值塑造”的递进式课程体系,将红色资源与边疆特色文化融入教学实践。同时要强化师资队伍协同培养,通过集体备课、跨校教研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鞠明兵在致辞中表示,隆重召开“西藏自治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会”,是全区思政教育战线的一次重要聚会,更是我们共同探索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推动铸魂育人工程迈向新台阶的关键举措。西藏藏医药大学作为全国唯一独立设置的藏医药高等学府,已围绕藏医药文化打造了“曼唐解说”“藏医历史人物演绎”等特色思政品牌,近年来通过藏医药文化边境行联合日喀则市教育局、吉汝村爱国戍边馆等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筑牢“五个认同”。
会议期间,精彩纷呈的交流活动成为亮点。
在经验交流环节,来自全区各高校代表围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题,分享了具有代表性的改革实践成果。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副院长李丹以《共同探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与经验》为题,系统阐述高校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不同学段课程内容有机衔接、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构建“大学牵引、中学协同、小学衔接”的联动机制。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马小龙与西藏农牧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贺玺浦分别就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跨学段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强调制度设计、师资联动与评价导向的关键作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张艾平结合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提出“思政强边”育人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服务边疆、扎根基层的职业理想培育之中,彰显职教特色。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扎桑立足公安类院校育人特点,探索“忠诚教育+法治教育”融合路径,强化学生政治忠诚与职业精神培育。西藏藏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部主任次吉作题为《铸魂稳边协同育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交流发言,系统介绍学校在构建“课程共研、师资共育、资源共用、成果共享”共同体方面的探索与成效,为区域协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为进一步强化理论引领,深化思想深度。会议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主旨演讲,吉林大学石瑛教授以《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题,系统阐释如何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等科学方法,统筹设计各学段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推动思政教育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王少明副教授以《凉州会盟对中华民族融聚发展的重大意义》为题,深入挖掘历史事件中的民族团结基因,引导教育工作者从历史维度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两位专家的讲座视野宏阔、逻辑严密,既有理论高度,又具现实指导意义,引发与会人员广泛共鸣。
说课展示环节,来自全区各地市教育局、大中小学的各学龄段代表进行说课展示,呈现各学段思政课的特色与创新,集中展现一体化建设的教学成果。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陈舒霄围绕高中学段思政课教学设计,突出议题式教学与真实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深化对社会议题的理解,提升高阶思维能力。拉萨市第一小学教师小央金卓嘎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呈现小学阶段“启蒙性”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以童言童语讲好中国故事,体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理念。林芝市八一中学德育处副主任李燕聚焦初中阶段价值引导,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与公益实践,有效提升社会责任意识与行动能力,获得与会人员高度评价。

研讨环节,各地市教育局代表,从区域统筹角度出发,介绍了本地在推进一体化建设中的组织保障、师资培训与教研协同经验,展现了基层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智慧。各基层学校思政课教师结合本校实际,围绕课程衔接、师资建设、评价机制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目标同向、内容衔接、方法适切、评价科学,避免“各自为战”“学段脱节”。会议初步形成《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建议》,从机制建设、资源统筹、队伍发展、数字赋能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为下一步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会议期间,全体参会人员观看了“讲好红色故事”主题演讲、曼唐文化解说,还实地参观西藏藏医药大学夺底沟教学实践基地。活动充分展现了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与现实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实现了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
|
|
来源:董文杰(宣传部) |
|
|
|
编辑:李晔 |
|
|
|
审核:张雪、米珍、董文杰 |